如何透過教育培養「害怕失敗」的台灣學生「成長型思維」?

文:蔡宇哲(台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、「哇賽!心理學」創辦者兼總編輯)

去(2019)年底所公布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結果(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, PISA),是在2017年進行測驗評量,主要評估項目為學生的閱讀素養,輔測數學與科學的素養,因此倍受科學教育社群關注。從結果看來,台灣在這幾項素養的表現上都高於全球平均,看起來沒有太大問題。

不過,卻有一項指標台灣的分數高出平均甚多,甚至名列前茅,那就是害怕失敗指數(index of fear of failure)。台灣學生在這項的得分是全球最高,這是怎麼一回事呢?

害怕失敗指數

研究是用以下三道問題的同意程度,來計算害怕失敗指數:

  1. 當我失敗時,會擔心別人對我的看法。(When I am failing, I worry about what others think of me.)
  2. 當我失敗時,會害怕自己沒有足夠的天份。(When I am failing, I am afraid that I might not have enough talent.)
  3. 當我失敗時,會對自己未來規畫產生質疑。(When I am failing, this makes me doubt my plans for the future.)

想不害怕失敗,或許得先有成長型思維

雖然前述說了不需要太悲觀與在意,但仍可提供教育工作者作為參考與自省,畢竟學生太過於害怕失敗而不願意去挑戰並不是件好事。況且人們常會說「失敗為成功之母」,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希望培養學生成為不畏艱難、不怕挑戰的人。

那要怎麼樣的人才會從失敗中學習成長,而不是一蹶不振呢?史丹佛大學(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)心理學教授杜維克(Carol S. Dweck)提出一個很重要的概念,就是需要有成長型思維(growth mindset)。

認為自己在各方面一直是可以成長的、遇到困難會認為有挑戰性而勇於嘗試、遭遇挫折不會放棄,會尋找其它可能成功的方法,這就是成長型思維的人所表現出來的樣子。與之相反稱為固定型思維(fixed mindset),這樣的人會認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的,因此遇到新的困難會不願意嘗試,當遭遇挫折時也會很快就放棄,認為自己無法解決。杜維克教授認為,成長型思維的人能忍受困難、找出工作意義,長期下來比較容易進步,也就比較能夠成功。

用素養翻轉科學教育

08新課綱強調的科學素養方向是正確的,嚴峻的少子化是危機也是轉機,讓老師們可以有更多的心力讓學生體驗科學的過程,而不是去背誦公式與各種科學結果。科學教育可以是「軟硬兼具」的,讓學生培養科學素養的同時也塑造了成長型思維,兩種實力都能夠在同一個歷程中成長,如此的教學改變是值得嘗試的。

回到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