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長型思維:愛的心態

“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!”
—證嚴上人

我們都愛過,也被傷害過,問題是我們如何回應?

幾乎人人都曾經愛過,也受傷過。不同的是,每個人應付的方式。Carol Dweck杜維克教授的團隊徵詢過上百人,請他們述說在愛的關係中曾經遭受背棄的難過經驗;在這些人說完他們的故事後,杜維克教授詢問:「這對你有何意義? 你如何應付? 你懷抱什麼希望?」

當述說者具有固定型思維時,遭背會棄令他們感覺被評價、被貼上標籤,永久的標籤—“我不討人喜歡!”、“我是個失敗者!”,然後他們會猛烈反擊。因為固定型心態不能提供他們療傷處方,他們只能希望去傷害那傷害它們的人;他們受傷後的第一個目標明確且強烈:我要報仇。

一位男士說:「她離開時,把我和她在一起的價值給粉碎了,我沒有一天不想著要如何讓她付出代價。」;另一位女士談到她的離婚,她說:「若要我在本身快樂和他悲慘這兩者之間做出選擇的話,我絕對選擇要他悲慘。」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伴隨報仇而來的是自己的救贖,整個心頭都被報仇的意念填滿。

然而對成長型思維者來說,在遭遇這樣的背棄後,他們的反應是理解、原諒、繼續走下去。雖然,他們往往因為背棄而非常難過,但他們想從中學習,有位男士是這樣描述的:「那段關係和它結束的方式,教會我溝通的重要性。我以前以為愛可以征服一切,但現在,我知道愛需要很多協助。」,他繼續說道:「我也了解到,什麼樣的人對我才適合。我想,每段關係都會讓你學到更多有關合適的問題。」,他們從經驗中學習,讓過去的挫折變得有意義,也讓自己在下段關係中變得更好。

【參考資料來源:“心態致勝”by Carol Dweck杜維克教授】

從這個研究結果讓我們看到,兩種不同思維主導了我們對於愛情中關係的回應方式,也決定了我們接下來的人生是痛苦多還是希望多。「原諒」的英文forgive,如果拆開來看就是“for Give”,給對方一個被原諒的機會,因為自己“有給的力量”,自己才有得到的喜悅,同時也覺察到我是可以透過選擇來決定結果的。證嚴上人很有智慧的一句話:

“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!!”

如果從心理學大師阿德勒的人生三角柱來看,固定型思維的人在關係背棄時,會一直活在「可憐的我」、「可惡的他」這兩種痛苦的循環裡;相反的,成長型思維的人也會難過,也會陷入這種循環,但過不了多久,他就會進入到人生三角柱的最後一面「接下來該怎麼做?」—我可以做什麼來讓自己前進? 我能從中學到什麼幫助下次的關係變得更好? 我能從這個經驗中反省自己哪方面,做出更好的改善?

朋友們,你可以選擇思維,可以選擇停留在三角柱的哪一面,相信自己有選擇的能力,就能讓你的人生活出力量與希望。

祝福你 做出更好的思維選擇,活出美好 !

回到頂端